如何做好家庭财富管理?知道这四点就够了
日期:2021-07-06 15:07 / 编辑整理:富玺家族办公室
如何做好家庭财富管理?知道这四点就够了
不久前,广发银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发布《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该报告通过对全国23个城市近万个样本的调研分析,揭示了城市家庭财富管理的现状、特征及问题。
1、城市人均净资产约50万元
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家庭户均资产从2011年的97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50.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为7.6%,报告预计2018年我国城市家庭的户均净资产为154.2万元,户均可投资资产规模是55.7万元。
看到150万这个数字,相信不少人都会表示自己被“平均”了,不过这个数字的对象是家庭,而非个人,目前中国家庭的户均人口是3人,这样算下来2018年城市人均净资产大约为50万。考虑到中国城市房地产动辄都是上百万,以及贫富悬殊的现状(平均数会比中位数高很多),人均净资产50万这个数比较客观。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大约为8亿,城市家庭户数大约为2.67亿户,城市家庭可投资资产规模就达到148.5万亿,预计未来仍以7%的速度增长,这意味未来财富管理的需求和市场都非常巨大。
2、中国城市家庭财富管理的三大特征
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家庭财富管理存在三大特征:
第一,相对于美国,中国城市家庭住房资产占比明显较高,金融资产占比较低,而且投资品类缺乏多样性。数据显示,住房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比77.7%,远高于美国的34.6%,而流动性较好的金融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比仅为11.8%,在美国这一比例为42.6%。而且67.7%的城市家庭只有一种投资品,有三种及以上投资品的家庭仅有10.6%,而美国是61%。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过去十年处于城市化快速上升阶段,人口快速地向城市集中,基础设施硬件条件已经超越美国,城市商品房的价值水涨船高,而且相对于美国,中国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发展落后,可供老百姓选择的金融资产较少,上市公司整体上公司治理不完善,股票整体回报率低(美国股市整体回报率近十年超过7%),所以中国城市家庭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住房资产占比较高。
第二、城市家庭普遍缺乏金融常识。在投资理财产品时,54.6%的家庭不希望本金有任何损失,但同时又期望较高的理财收益。在很多老百姓看来,似乎投资都是“刚性保本”,哪家给的“期望回报”越高,就去买哪家的产品。在金融市场上,收益高的产品通常本金损失的风险也高。如果一个销售人员告诉你一款金融产品不仅收益超过8%,而且保本保息,那么他很可能是骗子。
第三、城市家庭普遍缺少长期理财规划。家庭可接受的银行理财产品回报周期普遍较短,大部分投资期限都在一年以内,而且家庭商业保险参保率偏低,报告显示,仅有不到15%的家庭成员拥有商业保险,且家庭更愿意为未成年子女投保,忽视对家庭顶梁柱的保障。
3、财富管理的四大原则
财富管理的重要性已不必述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地管理自己家庭的财富?
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家庭。苏格拉底曾说哲学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也适用于财富管理,每个人都应该“认识自己的家庭,理解自己家庭的财务报表以及家庭成员的工作、健康状况。《研究了10000份家庭财务报表,才发现财富管理的秘密在这》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家庭资产负债表的内涵。
其次,对投资资产要精挑细选。金融市场上每年都会爆很多“雷”,而爆雷的金融产品大多都是所谓的“保本高收益”产品。因此普通家庭切不可一味追求产品的“高收益”,而忽视其背后的风险。若没有精力去了解投资标的和产品,那么就去选择历史悠久、拥有良好品牌形象和美誉度的投资机构或第三方理财机构。
第三、普通家庭投资应遵循适度分散化的原则,也就是俗话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资产的种类包括现金、私募股权基金、股票及股票基金、固定收益产品、房地产、保险、黄金等。如果全部买国债,收益率会非常稳定但偏低,如果全部买股票或私募股权,那面临的本金亏损风险将非常大,因此每个家庭应该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低风险和高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另外,每个家庭都应该配置必要的保险产品,毕竟保险作为财富管理“压舱石”的作用不可替代。
第四、普通家庭应遵守资产、负债和收入相互匹配的原则,例如如果一个家庭房地产资产占比很大,且背负着巨额房贷,那么平时应该多配置收益稳定且流动性较好的资产(现金、短期理财),而不应该去买风险较高或流动性差(例如私募股权)的资产。
相关内容 Related
- 投后资讯|黑玉科学展现前10-17
- 为什么我们的财富总是被07-13
- 财富管理新视角:资产配07-13
- 走近硬科技 | 深圳站05-21
- 走近硬科技 | 深圳站05-21
热门内容 Top Content
- 爱迪生+韦尔奇的合体王传01-04
- ChatGPT有多风光,元宇宙就03-21
- 对话美国家办从业者:“11-23
- 投资一定是追求大格局上09-14
- 香港逆转新加坡有戏?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