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

科技研发和科技型企业是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有助于培育和发展新动能。它们在推动创新、提升竞争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月19日至4月21日,深圳站走近硬科技研访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由禾沐商研主办,得到了水木梧桐创投、山西碳中和研究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松湖育成中心、清控科创及富玺家族办公室的大力支持。活动汇聚了业界顶尖专家、投资人和企业创始人。专注讨论了传统企业如何转型为新质生产力,探讨了发展痛点、未来机遇和投资机会等议题,并参观了各个尖端实验室和科创企业。嘉宾们提出了深刻的行业见解和前沿实践,不断促进了产、学、研、投的多维度融合,推动深入交流,共同探寻传统企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创新之路。
在本次活动中,富玺家办的管理合伙人与所服务的企业家们与大家一同来到深圳,参观了一系列国家重要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实验室,如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腾讯深圳总部、深圳科创学院、深圳湾实验室、光明实验室等。深圳是众多创业者和科研人员向往之地,也是中国顶尖科技技术从发现到发展再到市场化、产业化的关键节点。
禾沐商研创始人王志刚在致辞中强调了科技对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他指出,诸如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正在引领产业变革,而中国在供应链方面的积累为我国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过程中带来一定优势。禾沐商研未来将致力于帮助传统企业家找到技术升级的方向,开拓家族企业的新增长点,提供前沿技术参与机会,并构建与科技领域权威专家交流的平台。他强调,禾沐商研的目标是助力企业不被第四次工业革命所落后,通过连接顶尖学术和产业资源,帮助企业和企业家发现、应用新技术,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业发展       
十四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作为外贸的“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预计到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887.4GWh,占全球市场的73.8%。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研究员及其负责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团队,向传统企业家展示了团队的科研成果和产业化进程。
 
黄学杰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电动汽车专项总体组专家,《储能科学与技术》主编,以及中国电池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会副理事长。他领导着锂离子电池材料团队,致力于推动第三代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该新型电池采用了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能量密度提升约50%,达到600瓦时/升,同时降低了成本约30%。该团队通过建设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致力于新能源创新生态建设,共享团队革新材料技术,推动产业发展。他的研究对于我国下一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动力电池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显著提升了我国在高能量密度电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升级,对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黄学杰详细分享了中国电池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他首先回顾了中国锂电池产业从起步发展至全球领先的过程,强调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他强调了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在全球电池产业中的领先地位。黄学杰还介绍了电池材料研究的进展,包括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的比较,以及固态电池的挑战和研发情况。他强调了技术创新对提升电池性能、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的重要性。最后,黄学杰展望了电池技术的未来,包括提升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和改善低温性能,以及这些进步如何推动电动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发展。在他分享后,嘉锂科技总经理闫勇博士和课题组的金周博士分别就缓释型正极侧加锂技术在储能电池寿命延长和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方面的技术进展,以及硅锡负极及负极材料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方面的潜力最新进展进行了分享。
 
下午的圆桌会议以“科技创业落地之路”为主题,讨论了科研成果如何顺利实现产业化,并探讨了技术型人才向综合性人才转变的过程。会议由水木梧桐创投合伙人毕大鹏博士主持,与会者包括黄学杰主任、紫光教育集团总裁李凌己、红石科技总经理马晓威高级工程师、嘉锂科技总经理闫勇博士和课题组硅锡负极项目负责人金周博士。企业家们分享了他们与黄主任合作的经验,展示了黄主任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前瞻性。与会者讨论了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的转变过程,以及在产业化中遇到的挑战和成长。会议彰显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过程中涉及技术研发、市场转化、团队构建、资金投入和个人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挑战。同时,也展示了科学家和企业家如何通过合作和沟通,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应用。
 
参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展厅是本次活动的重要部分,大家深入了解了该实验室如何构建“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创新模式全链条。随后,参观锂离子电池材料团队的实验室和电池生产设备及试验线,详细了解了电池制造环节的关键步骤和流程。活动的这一部分展示了实验室与产业之间的紧密关联,以及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业应用。
中国散裂中子源           
 
参访活动带领大家前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参观了被称为“国之重器”、“超级显微镜”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中国历史上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二大科学装置中排名首位的项目。其建成填补了国内在脉冲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为多学科研究提供了最先进的研究平台。中子源吸引了众多世界级科学家,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前来参与研究。这一设施的建设将促进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散裂中子源可以被视为一种“超级显微镜”,通过高速碰撞产生大量中子,再将这些中子用作“探针”来研究物质材料的内部微观结构。利用该设施,研究人员可以深入探究航空领域金属疲劳、高铁车轮的安全性和寿命、电动汽车的电池性能以及高温超导材料的自旋涨落等诸多领域。这些研究成果不仅直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推动了大湾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散裂中子源所提供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生命科学        
周六下午大家来到了光明科学城,一同参观了国内生命科学领域顶尖的实验室和企业,深圳湾实验室和赛桥生物。
 
深圳湾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是广东省和深圳市联合建设的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深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的重要创新平台。转化部部长兼湾有引力总经理赵柯禹向参访团介绍了实验室的布局和主要研究方向。深圳湾实验室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支持深圳地区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深圳湾实验室,何桂卫博士和陈宇综博士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何桂卫博士曾获得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最高荣誉博士学位,并在荷兰皇家科学院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工作。他专注于开发新一代人体干细胞来源的类器官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疾病研究。类器官技术可以在体外培养出具有人体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模型,用于疾病模拟、药物筛选和个性化医疗。何桂卫博士指出,这一技术在肿瘤治疗和精准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也成为生物医药领域创业和投资的热点。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陈宇综探讨了AI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影响。陈老师指出,AI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数据分析、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AI的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能力,可以有效处理复杂的生物医药数据,提高药物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他还分享了团队在AI与生物技术结合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利用AI进行药物新药研发、生物制造和疾病诊断等方面的应用,展示了AI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广阔前景。
 
赛桥生物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制造细胞药物生产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尤其在细胞底层超精密测控技术方面领先。公司在硬件领域实现了知识产权和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并逐步开放软件平台。通过创新技术和产品,赛桥生物致力于推动细胞基因治疗行业的发展,以实现细胞药物生产的自动化、高效和低成本,从而提升全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水木梧桐董事总经理杨博分享了新质生产力趋势下生命科学投资机会的展望。他指出,生命科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不仅包括医疗健康,还涉及消费、环境、农业、植物和动物等多方面。在投资方面,考虑未来投资机会和核心逻辑至关重要。他分享了几个投资案例,包括AI影像识别、互联网医疗平台、生物制药、类器官技术和医疗器械等,展示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多样性和投资机会。杨博表示,投资逻辑的重要性在于对政策、市场需求、技术实力和资本市场条件的综合考量。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机会取决于技术创新、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资本市场的多重因素。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宏观经济趋势、科技进步以及特定领域的市场潜力,同时管理好政策风险,以实现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周六晚上,水木梧桐创投管理合伙人王钊分享了时代背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外贸订单激增带动了电力和煤炭需求增长,但当前经济发展逻辑和方式正在改变,投资者需要适应新的发展模式,找到下一个增长点。王钊强调,投资者选择项目不能依赖运气,要像工厂保证持续稳定的质量。他以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为例,阐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社会变革,并强调了考虑核心变量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王钊还探讨了不同代际对世界的看法,以及科技对此的关键作用。最后,他鼓励大家跟随时代潮流,与可信的伙伴一同寻找新的增长机会,为个人和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他认为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指出捕捉上升趋势对投资者至关重要。
 
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     
随着AI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而数字化是实现智能化的关键。在腾讯参访中,专家展示了他们与企业深入合作,实现了从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的多点嵌套,以及生产、管理、服务和传播等全价值链的融合。腾讯通过平台、服务和应用的多维度、多行业产品服务,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
 
在参访中,大家还参观了光明科学城的光明实验室。为抓住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深圳大学联合世界顶尖团队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旨在成为重要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地。实验室主要关注区块链与金融科技、智能传感与精准医疗、机器学习与智能系统、泛在感知与智慧城市等领域,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平台、区域开放产学研合作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平台等方面的成果。
 
科创教育
 
在本次活动中,大家前往深圳科创学院参观。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我国的产业发展正面临深水区和无人区的挑战。为了从跟随者变成引领者,需要建立高效、高质量的科创生态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新制造品牌。李泽湘教授凭借20多年的科创教育经验和与140多家硬科技企业的合作,创立了深圳科创学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科创学院致力于聚集优秀人才,提供系统化的科创支持,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打造中国新制造品牌,探索新工科教育模式,构建科创生态系统,最终实现以科技赋能个人、企业和城市,共同创造更美好的世界的愿景。
 
深圳科创学院的张涛涛教授在分享中强调了青年创业者在科创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想,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张涛涛指出年轻创业者的优势,包括对新科技的热情、敢于冒险和创新思维。他展示了科创学院如何选拔和培养具有强烈兴趣、技术背景、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的年轻人。通过与高校合作、改革课程、增加实践内容并选拔有潜力的创业者,科创学院为年轻人提供科创培训。张涛涛鼓励家长和教育者支持年轻人追求兴趣,认为这是成功的关键。尽管成功的创业者属于少数,但科创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商业洞察力的年轻人,为科创产业的未来作出贡献。
 
智能机器人         
 
长曜创新的创始人胡岳分享了他对青年创业的见解和个人经验。他认为,创业者需要有决心和自信去改变现状,要围绕痛点和需求进行产品创新。胡岳强调创业者应该自己负责,相信自己的独特价值,并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他建议创业者勇于尝试,了解自己的优势领域,必要时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在产品定义方面,胡岳强调了理解和认知用户需求对产品定义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用户真实需求,可以更精准地定义产品。在技术研发方面,胡岳分享了如何利用视觉技术提升割草机器人性能。在市场推广方面,他提到了如何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同步推广产品,并强调了品牌建设和个人IP的重要性。通过直接与用户互动和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对面对公关问题和竞争对手攻击至关重要。胡岳还指出出海企业需注意三个核心点:深入了解海外用户需求和习惯、建立完整的海外供应链和售后服务系统,与海外用户深入交流。
 

通过胡岳的分享,可以发现他在产品定义、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和有效的策略,这些策略帮助他的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他的经验表明,创业不仅涉及技术创新,更需要深刻理解市场需求和不断追求产品价值。

 

本次参访活动汇集了多名领域专家、科创企业创始人和投资机构合伙人,他们在分享讨论中提出了精彩观点,激发了思想火花,展示了实践能力,展现了中国硬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风采。硬科技投资具有知识复杂性、研究周期长、技术迭代快的特点,这需要投资人对科技行业有深刻理解。中国将迎来一波又一波科技振兴浪潮,富玺家办希望所有中国企业家,包括传统企业家,能沐浴在科技浪潮中,共同助力中国硬科技发展,实现财富增长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