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

除财务指标,家族办公室该如何选择靠谱的GP

日期:2021-11-25 15:08 / 编辑整理:富玺家族办公室

 

1

是否具有合作精神?

 

LP在选择一级市场上的GP时,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两家GP市场知名度差不多,设立时间差不多,呈现的业绩也差不多,比如一个DPI为1,另一个DPI为1.1。

 

那么,当两家GP的财务数据差不多时,LP该作何选择?在我们看来,首先要判断GP是否具有合作精神。

 

很多海外家办都是做全球全类的资产配置,但确有其着力点。在一级市场,我们30%的份额投GP,70%的份额做直投,原因是VC/PE与并购所要求的能力和诉求不同。一个早期投资人可能想要单项目有能赚10倍的潜力,但我们在财务上觉得3-5倍即可。

 

投VC项目至少要求你有强执行力的团队找项目,且能清晰判断细分赛道的潜力,并能帮助公司“渡劫”;但在C轮后的项目,投资人更多做的是抢份额的事情,因为此时项目已有较为清晰的财务模型,你需要思考它的退出路径及二级市场是否会为此买单。

 

因此我们投VC,更多是在A轮开始观察他们投资组合中项目的成长,如果有我们感兴趣的公司,我们会请GP介绍创始团队给我们,我们自己再去建立关系。一个VC的投资组合里可能有很多的销帐,但A16Z的研究表明回报5倍的基金与回报2-3倍的基金销帐率是差不多的,因此你要抓住的是它的价值驱动力。

 

在我看来,好的公司不缺钱不缺人站台,往往是企业去挑他们想要怎样的投资人。我们在能源科技有比较明显的产业优势,能够给订单、给客户、给合作伙伴,这也是我们在无人驾驶、新能源车、电池等一系列布局,并且能实现过去一年5个IPO成绩的原因。

 

在美国,我们与几个投企业服务的GP绑定很深,我们也提供了企业级的客户资源以及应用场景,因此是否能在C轮后直投进去,看的是你是否能说服项目方你的竞争优势。从这个角度说,GP需要有很好的合作精神,愿意分享项目池,也相信我们可以为项目赋能,各自奉献。

 

2

项目为何无法过会?

 

近年来,许多一级市场上的GP都分了家。作为LP,投资一家GP后,肯定不希望出现分家的情况,毕竟这可能会影响未来的投资收益。所以,我们选择时首要的判断标准便是,这家GP的投资团队要足够稳定。

 

我也曾调研过一些GP,发现有些GP分家,投资人出走,重新做一个新品牌,核心原因并非利益不一致,而是因为自己想的项目无法过IC会,想投的项目投不出去。

 

在国外,投资机构的IC会更多是民主投票制;然而,中国投资机构中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许多人不相信民主投票制,更相信one man show(一人做决策)。因为许多GP IC会的民主投票的操作方式是,一个IC会由3人、5人或7人等奇数构成,每人有各自的侧重点,有人负责风控,有人侧重科技,有人负责募资……理论上来讲,这种配置很合理,但实际上,这种IC会无法真正做出好的决策。

 

比如,一家投资机构的IC会由3个合伙人构成,最终到底是3:2还是必须3:0才能最终投资?当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时,到底该怎么办?如果3人没有明确的股份划分,或1人占据主导话语权时,大家便会倾向于选择one man show的方式。

 

在我看来,GP之所以需要one man show,是因为需要一个“精神领袖”。中国明代思想家吕新吾在其著作《呻吟语》中提到,深沉厚重是领导者的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事实上,很多GP合伙人具备聪明才辩的特质,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精神领袖。在这种情况下,不表态或默许一人意见的方式到底是在畏惧权威还是希望站队抱团?做管理的人和做投资的人,权重是否应一致?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

 

比如,有些GP的创始团队退居二线,更多做机构运营管理、人才培养、薪酬激励等工作,离一线投资较远,那么他是否应有一票否决权?一位投资的“专才”升任为综合管理的“全才”,他是否会丧失掉一些做投资的敏锐度?

 

再比如,一个少数票非共识的项目,IC没做项目的跟踪和深入研究从而否决掉的,项目负责人是否还有投资的机会?

 

所以,以上种种问题,都会导致一线投资人员力推的项目无法过IC会,无法投自己想投的项目,那么这时一线投资人员便会选择离开。

 

3

如何考察合伙人?

 

除此之外,一家GP的合伙人是否合拍,是非常值得LP深入考虑的标准。许多LP做ODD时,多是粗粗地询问些问题便结束,并未细致地了解合伙人本身,导致LP对GP合伙人不是很了解,只是通过表面对财务指标去做判断。在我看来,一家GP的合伙人是否合拍,决定了这家GP的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LP通过与GP合伙人深入聊天交流的方式,能够探究出合伙人各自内心真正的想法,从而避免投那些后期出现分家情况的GP。LP在考察GP合伙人时,也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合伙人的信念感来自于哪里,与其核心追求是否一致。

 

合伙人到底想做一个平台型的资管平台,还想做一个垂直细分的基金?到底想控制规模,只做某个阶段的投资,还是想做一个全阶段都覆盖的基金?到底是只关注某个赛道还是未来会增加其他赛道?毕竟,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周期,当行业红利消失后,该GP未来会投什么?

 

通过交流这些话题,能够考察出GP的核心追求是什么。资管平台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机构,追求规模是在建立影响力,多领域涉足是为了增加平台的价值。反之,垂直细分赛道的打法要的是专注力,容忍度与系统性,你是否能尽心尽力帮被投企业,毕竟雪中送炭好过于锦上添花。

 

第二,考察GP合伙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常说物质分为自燃物、可燃物和不燃物,人也一样。“自燃物”是指那些自燃型投资人,不需要别人督促,便能有强烈的自驱力做投资;“可燃物”是指那些需要人提醒才能燃烧的投资人;“不燃物”是指那些各种被人提醒也不会燃烧的投资人。

 

一个投资人想要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自我燃烧”的特质。所以,LP在选择GP时,要考察GP创始合伙人的人生经历,因为经历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与他看待世界的方式。积极乐观并不一定坚强勇敢,沉默寡言并不一定不争不抢。比起“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我们更在意“你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逆商高的人爆发力比较强,经历过挫折的人有更强的信仰。

 

第三,判断GP合伙人的三观是否一致。

 

无论投资,还是人生,都是一场修行。佛教上讲,一个人只有提高心性,完善人格,美化心灵,才能真正开悟。

 

LP选择GP时,也要看GP是否有追求进步的精神,毕竟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在持续进化和发展,一刻都不停歇。一家GP想要变得更优秀,必须持续付出艰辛的努力,保持进步的状态,这才能和宇宙的进化一致。

 

然而现实中,我们看到有很多躺平的GP,沉迷于过去的辉煌,有了些名气,收获了些财富,于是便觉得够了,不想再继续进步了。这是很让人担忧的,因为惯性思维与经验主义会让一个人很难接受超越认知的价值,听不进去新的意见。顶着光环的GP短期来看很厉害,但长期来看其优势会慢慢消退。

 

第四,考察GP的合伙人是否“纯洁”。

 

在日本经济鼎盛时期,许多所谓盛气凌人的商界精英,常常大摇大摆地走在商业街上,纸醉金迷,花钱如流水。然而,短短十年间,这些人便消失地无影无踪了,甚至在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很多人的舞弊行为被揭发,甚至被判刑。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作为GP的合伙人,不能只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要把全体员工的幸福放在自己的心上,吃苦在前,努力表率。有些GP合伙人总把团队成员当作给自己打工的,团队成员也觉得自己只是个打工人。

 

但把自己当作职业经理人和把自己当owner这两种心态,常常会产生不同的工作结果。得不到重视的“打工人”心态只是“镀金,“镀金”完成立马离开。很多投资人都会问怎么培养团队,其实应该多反思是否真的想要培养一个团队。

 

第五,判断GP是否坦诚。

 

保持谦虚,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发奋努力。

 

有些有成就的人比较急躁且自我,不愿听到与之相反的意见,一旦有不一样的声音,第一反应是没有面子,觉得别人不尊重他,然后全力证明别人是错的。一个机构是否有坦诚对话的机制,GP到底是否在真诚与LP沟通,这些其实是非常明显的。

 

当然,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很多GP都会过于包装自己,你会发现他们在人民币和美元讲的故事是完全不一致的。比如有的美元GP你不知道他们募了接盘的人民币;当一个项目用人民币或者美元都可以时他们随意决策用哪边;做过的基金由于业绩一般可以直接无视掉又另起一个盘子等等。

 

第六,判断GP是否懂得感恩。

 

许多投资人说自己爱投资,但他喜欢的可能不是投资本身。这个行业有太多的诱惑,钱、权、名都是躲不过的劫。也因此会发生很多投资人与被投企业关系很差,或被投企业认为自己成为了资本赚钱的工具,所以被投企业才是GP最好的镜子。有的GP高谈阔论自己如何赋能,然而项目方却说这个人从来没有参加过董事会。

 

在不伤害企业的前提下做好DPI的GP反而成为了异类。做实业的人知道要一步一个脚印,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然而有些GP总是催促企业快速成长,组局让美元接盘。把企业炒成独角兽后便高点撤位,转卖老股“TO VC”退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规模扩张与其他行业完全不同,现在国家也在打击垄断。当然高位退出能将DPI做得非常漂亮,但冷漠于企业的生与死,不关心企业本身的退出方式,这到底应该说是“投得巧”还是“投得妙”?

 

所以我们认为的好GP,是自我成长能力很强的GP,内心往往比较平静,摒弃了外界的杂音,他能够思考的时间就越多,也越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这种意义有时远超财务指标带给你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