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近日,一张疑似争夺百亿量化私募控制权纠纷的截图传出。李硕宣布解除袁宇在MS的职位及其对策略组的管理。MS随即公告称成立以来一直是由持股超50%的单一大股东李硕控制,股权结构稳定清晰,从未发生过变化。

 

之后,事件再度反转。袁宇称自己通过上海松盟投资共计持有85%的股权,是MS的实际控制人,李硕名下全部50%股权,均为松盟委托代持。还爆料公章被恶意侵占,自己曾遭其暴力威胁。

 

这里不谈股权代持的法律问题,还是聊聊私募圈那些人事风云和事件产生的影响。

 

 

1

变动才是常态

 

今年7月14日,百亿私募TY发生了工商信息变更,管华雨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取而代之的是薛凌云,同时管华雨也退出了董事备案。

 

管华雨在2015年加入TY,代表产品是15年末成立的同望,在5年多时间里创下超30%的年化收益。在管华雨加盟后,TY在发行新产品方面逐步提速,不断扩张。管华雨离开的决定,也直接导致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投资者纷纷要求赎回。

 

一般而言在产品存续期内基金经理离职。产品会交接给该私募的其他基金经理代为投资管理,绝大部分都不会改变合同条款。

 

TY当时的做法是将去年底和今年初发行三年期产品同兴系列,删除三年锁定期的相关规定,还新增了临时开放日,受理基金份额的赎回,赎回费用也免了。除了三年期的产品以外,其他在存续期的多只产品也都临开允许客户赎回。这一系列操作还是充分给予了投资人选择权。

 

就在十一节后第一个工作日,XW辉耀系列的基金经理汤蒙辞职。辉耀是2019年推出的产品,可以看到在前年和去年,汤蒙的投资体系在强势市场中获得了比较高的收益。但是在操盘资金快速翻倍后,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出现了大幅回撤。

 

XW的做法也比较积极:第一时间公告投资人基金经理变更的信息;原产品由梁宏接手(策略同小牛系列一致);以公司自有资金申购了辉耀系列产品;同时也免赎回费开放赎回,让投资人自由选择。但是,私以为汤蒙及其家人在9月29、30日赎回了自己购买辉耀系列资金一事,还是有争议的。

 

私募基金经理离任的情况并不少见。对资管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始终以投资者利益为考量,充分保证其知情和选择的权力。

 

 

2

分家可能产生的影响

 

RT成立于2013年,实控人是徐晓波。2015年迎来了另一位核心投研人员高亢的加盟。2018至2020年间,每年成立的产品数量都超过40。

 

在2019年RT成为百亿私募,但同年也迎来了核心投研人员的出走。其合伙人兼投资总监高亢在同年7月正式创办了YF,并在同年11月份完成了登记备案。

 

公司分家的主要原因是两位投资经理徐晓波和高亢对公司发展愿景和理念各有坚持,经过理性沟通,两位投资经理决定按自身的愿景独立发展。

 

至于是否也存在股权方面纠葛,外界不得而知。高亢自2015年加盟一直到2019年离开,并未持有RT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与高亢一起离开的,还有其所带领的高频Alpha策略团队(RT官宣Alpha策略代码的知识产权归属离职的高亢团队,公司不保留任何原有的策略代码)YF在成立仅一年之后便成功突破了百亿规模,RT则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管理规模一度下滑到中型私募的体量。

 

核心管理人退出导致管理规模骤降的例子还有陈忠离开YY。当时有媒体给出的标题是:明星基金经理离职,超50亿资金被「带走」。说陈忠的长期业绩撑起YY规模的增长也似乎并不为过。5年10倍,2018年也取得了正收益,最大回撤仅16%左右,确实是很好的业绩表现。

 

陈忠单独管理的产品业绩一致性较高,但前两年「共同管理」的基金产品和他独自管理的业绩差距很大。存在以陈忠之名更好募资,但具体投资非其主导的可能。

 

虽然陈忠间接持有YY资产大约17.64%的股份,但作为投研核心,陈忠也不是YY的实际控制人。

 

可以看到,如果是核心投研人员离职(创业),就相对于资管机构基本面的剧变了,可能会引起赎回潮,甚至是更长期深远的影响。

 

 

3

除了吃瓜,还应该了解的事

 

不少私募都是20到50人的规模,中小型的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人事变动难道很奇怪吗?

 

不仅公奔私是一种常态,市场关注度高、规模较大的私募有投研人员出去再创业,出现所谓的私奔私现象,也是行业内一种正常的生态。

 

核心投研人物贡献了公司主要的资产管理规模,即使利益分配比例也远高于其他人,但如果这家公司不是由他完全控股,也可能会走(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也可以是为自我价值的实现)

 

控制权与管理权分离,核心基金经理不是控股股东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公司发展战略不符合投资经理本人意愿,或者控股股东影响甚至控制投资经理的投资操作等,最终基金经理还是想要自己创业。如果私募的股权架构情况是,公司核心人物即公司实控人,则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因为核心人物分家导致的风险。

 

总之,私募的股权治理和业绩分成是个大课题,很多时候可以共患难但很难共富贵。

 

现在,大家也容易理解,对于整个基金管理团队的尽调,需要考察投研能力和综合实力,不仅包括投研团队人数、学历和从业资历、具体分工安排,以及团队的稳定性。还应该考虑到公司治理的层面,包括规章制度、组织架构、历史沿革、股东/股权变动以及考核激励方式等诸多方面。

 

至于人事变动的具体影响,需要考虑基金架构是金字塔式还是平台模式?是多PM模式还是依赖于个别管理人?是否是核心投研人员?如果说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对主观股多私募这句话还是很适用的),当你选择的管理人都已离职,自然可以赎回了。

 

现在很多大型量化私募都是集团作战,流水线生产作业,个人的去留对策略方面影响或比较有限(也还是可能影响到策略研发迭代的)。但如果是携带着整个策略团队一起搬家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私募发展到后期,除了人才比拼,「军备」竞赛,也非常考验管理能力,对整个团队的管理甚至决定了是否称得上是真正优秀的资管公司。